-
宋词精选
宋词精选栏目汇聚诸多宋词经典,内容涵盖爱国言志、闺阁爱情等题材。展现宋代历史特征与宋词艺术轨迹,兼具文学性与文化内涵,能带给读者美的享受。
-
古诗十九首
《古诗十九首》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总集,非一人一时所作。多写游子思妇、人生感慨,语言朴素自然,情感真挚深切,被誉为 “五言之冠冕”,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。
-
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
《唐诗三百首》是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选集,收录 77 位诗人的 311 首作品,涵盖盛唐至晚唐各时期。题材广泛,含边塞、田园、咏史等,风格多样,既有李白的豪放、杜甫的沉郁,也有王维的空灵。选诗兼顾经典与普及性,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被誉为 “唐诗入门最佳选本”,自问世后流传极广,是传承唐诗精华、培育文学素养的经典读物。
-
古诗三百首
《古诗三百首》收录自先秦至明清经典诗作,题材涵盖山水、边塞、咏史等,风格多样。选诗兼顾艺术性与普及性,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是了解中国古典诗歌风貌、提升文学素养的通俗读本。
-
春天古诗词
诗人们描绘了春景的生机勃勃,如 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”,也抒发了各种情感,像 “春望” 中杜甫对家国的忧虑。其意境丰富,兼具美感与哲理,是古人对春天热爱与感悟的结晶。
-
夏天古诗词
描绘了夏日的多样景象,有 “接天莲叶无穷碧” 的荷花盛景,“黄梅时节家家雨” 的梅雨之景,也有 “日轮当午凝不去” 的酷热天气。诗人们借此抒发闲适、思乡等情感,展现了夏天的生机与热烈,蕴含着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。
-
秋天古诗词
描写秋天的古诗栏目收录了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词,诗人们笔下,有 “停车坐爱枫林晚” 的绚烂秋景,“空山新雨后” 的清爽,也有 “万里悲秋常作客” 的愁思。或咏秋景之美,或抒怀乡之情,风格或豪迈或凄婉,尽显秋日独特意境,是古人对秋的细腻感悟与深情寄托。
-
春节古诗词
春节古诗词栏目收录了关于春节的古诗,描绘了春节期间的诸多习俗与景象,如王安石《元日》中的爆竹、屠苏酒、换桃符。诗人们或抒欢乐团圆之情,或发羁旅思乡之愁,也有对新年愿景的寄托,尽显春节的喜庆与文化内涵。
- [ 秦观 ] 阮郎归·湘天风雨破寒初
- [ 戎昱 ] 桂州腊夜
- [ 刘禹锡 ] 岁夜咏怀
- [ 孟浩然 ] 田家元日
- [ 王守仁 ]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
- [ 苏轼 ] 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
- [ 范成大 ] 卖痴呆词
- [ 赵彦昭 ] 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
- [ 王安石 ] 元日
- [ 吴文英 ] 花犯·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
-
元宵节古诗词
元宵节古诗词描绘了张灯结彩、歌舞升平的节日盛景,如 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”。也有借景抒情之作,像 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”,既写尽元宵热闹,又寄托了相思之情,尽显节日的欢乐与浪漫。
-
清明节古诗词
清明节古诗词栏目收录了关于清明节的古诗,有杜牧 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 的哀伤愁绪,展现祭扫氛围。也有程颢 “芳原绿野恣行时” 的欢快踏青景象。还有黄庭坚 “佳节清明桃李笑” 这类,借景思考生命,蕴含哲思,尽显清明的多元意境。
-
端午节古诗词
端午节古诗词栏目收录了关于端午节的古诗,多与纪念屈原相关,如文秀《端午》叹其冤屈。也有描绘赛龙舟场景,如刘禹锡《竞渡曲》。还有写吃粽子等习俗的,像欧阳修《渔家傲》,展现了端午的文化内涵与节日氛围
-
七夕节古诗词
七夕节古诗词多以牛郎织女传说为主题。或描绘二人相会的浪漫,如 “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”;或写女子乞巧场景,像 “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尽红丝几万条”;也有抒发离情别绪,如 “迢迢牵牛星,皎皎河汉女” 尽显相思。
-
游梅坡席上杂酬
夜饮宁辞醉,春酲莫厌投。有人重载酒,后会不须谋。
-
游梅坡席上杂酬
得路山方尽,如归馆暂投。春风供笑傲,一醉岂人谋。
-
游石门用前韵促陈丞
昨夜浓阴泼墨来,比邻折简小奚催。印窗寒月晓前白,寻壑春舆天际回。盏面绿浮新展叶,杖头黄碍半肥梅。知君自扫松间径,古锦何妨此地开。
-
雪夜詹伯尹周少隐见过置酒次伯尹韵
春雪不禁风,散作六花堕,方庭截明玉,纯白不可唾。枯肠索悭句,喁噞空白过。同襟得二妙,敌我悉城破。试酌扶龙钟,重觞念頔鬌。西斋尚有毡,庶足供云卧。壁间见三闾,推枕为赓些。
-
岩巃寺
披榛得深径,漾楫过阴壑。岩开双牖户,石立四壁落。斓斑旁累丸,空洞中悬橐。谁於昆仑腹,施此混沌鉴。潜称蛟鼋宫,炊搆佛祖阁,世无探穴公,造化终冥漠。
-
岩起录示次韵张干佳什辄和寄之以道山居之况
前山立玉水萦罗,迳竹当门一里过,管子与予成莫逆,麴生邀我到无何,老来鹤骨寒犹健,病起霜髭短更多。金印累累看公等,已甘一壑寄蹉跎。
-
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
剪剪高荷舞翠阴,并游缃女驻波心。谁知罗袜无虚步,来听薰风百里琴。
-
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
倾国从来少并芳,人间那得两巫阳。丹青不解传真态,恐是菱花对晚妆。
-
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
蕙兰同气犹争长,姚魏齐名各一家。不似优昙照寒水,一茎能现四边花。
-
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
国步增磐石,维城协梦熊。风神龙种异,才格马群空。家训惟知白,官箴祗自公。拊棺伤有德,天意或难穷。
-
挑拨离间
成语挑拨离间:搬弄是非,使别人不团结。
-
济世经邦
成语济世经邦:济:拯救,救助;邦:国家。拯救人世,治理国家
-
等米下锅
成语等米下锅:比喻生活困难,缺少钱用。
-
厚德载福
成语厚德载福:后指有德者能多受福。
-
遁迹桑门
成语遁迹桑门:指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。桑门,即沙门。
-
稳稳当当
成语稳稳当当:牢靠妥当
-
妄自菲薄
成语妄自菲薄:妄:胡乱的;菲薄:小看,轻视。过分看轻自己。形容自卑。
-
福孙荫子
成语福孙荫子:指福荫及于子孙。
-
琴瑟之好
成语琴瑟之好: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。
-
日锻月炼
成语日锻月炼:指长期下苦功磨练,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。
-
资怨助祸
成语资怨助祸:资:资助。助长怨恨,促使祸患到来
-
悠然自得
成语悠然自得:悠然:安闲舒适的样子;自得:内心得意。形容神态悠闲、心情舒适。
-
错落不齐
成语错落不齐:形容极不整齐。
-
不次之迁
成语不次之迁:次:顺序,等第;迁:官位升迁。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。
-
煽风点火
成语煽风点火:比喻煽动别人闹事。
-
黄庭坚《送范德孺知庆州》:表现出了作者以文为诗的特色
黄庭坚(1045年6月12日—1105年9月30日),字鲁直,乳名绳权,号清风阁、山谷道人、山谷老人、涪翁、涪皤、摩围老人、黔安居士、八桂老人
-
白居易所作的《忆江南三首》,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热爱
白居易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是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,被后世称为”诗魔“。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二
-
韦应物《送杨氏女》: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与真性情的流露
韦应物(生卒年不详),字义博,京兆杜陵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。唐朝官员、诗人,世称“韦苏州”“韦左司”“韦江州”。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
-
白居易所作的《遗爱寺》,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
白居易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是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,被后世称为”诗魔“。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二
-
杨万里《腊前月季》:诗人怀着深深的敬意,平平写来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—1206年6月15日) ,字廷秀,号诚斋,自号诚斋野客 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 )人。 南宋文学
-
柳宗元《早梅》: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了一体
柳宗元(公元773年—公元819年11月28日),字子厚,汉族,河东(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)人,唐宋八大家之一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散文家和思
-
柳宗元《长沙驿前南楼感旧》:诗人怀旧伤今,有诸多感慨
柳宗元(公元773年—公元819年11月28日),字子厚,汉族,河东(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)人,唐宋八大家之一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散文家和思
-
白居易所作的《舟中读元九诗》,表明思念之深之苦
白居易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是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,被后世称为”诗魔“。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二
-
薛涛所作的《送友人》,兼有委曲、含蓄的特点
薛涛,字洪度,她是唐代乐伎、清客,蜀中女校书、诗人,与卓文君、花蕊夫人、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,与鱼玄机、李冶、刘采春并称唐代四
-
韩愈所作的《李花赠张十一署》,借花致慨,百感交集
韩愈,字退之,自称“郡望昌黎”,世称“韩昌黎”、“昌黎先生”,唐代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,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“唐宋八
-
柳宗元《与崔策登西山》:纵观全诗,离骚风韵,字字心血
柳宗元(公元773年—公元819年11月28日),字子厚,汉族,河东(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)人,唐宋八大家之一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散文家和思
-
柳宗元《闻籍田有感》:这首诗虽短,却使用了两个典故
柳宗元(公元773年—公元819年11月28日),字子厚,汉族,河东(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)人,唐宋八大家之一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散文家和思
-
韩愈《山石》:汲取了散文中有悠久传统的游记文的写法
韩愈(768年-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省孟州市)人,自称“郡望昌黎”,世称“韩昌黎”、“昌黎先生”。唐代中期官员,
-
韩愈《李花赠张十一署》:全诗情寓物中,物因情见
韩愈(768年-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省孟州市)人,自称“郡望昌黎”,世称“韩昌黎”、“昌黎先生”。唐代中期官员,
-
曹操《短歌行》: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
魏武帝曹操(155年—220年3月15日),字孟德,小名阿瞒、吉利,沛国谯县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